引言
本篇文章将着重讨论趋势底部市场行为以及吸筹过程。无论你是长线或者短线交易者,这里的吸筹过程都适用,我们也会讨论牛市中再吸筹过程。我们的宗旨是让大家不要盲目地去抄底,根据吸筹理论,在风险最小地阶段介入市场。
完整视频
一线CEX交易所
🔹 Binance(币安交易所):
- 邀请码 MARK666
- 自动减免比例: 20%(购买BNB现货放到合约账户再抵扣10%,更多情况私聊)
- 注册链接:
https://www.binance.com/zh-CN/join?ref=MARK666 - 大陆注册链接(备用,失效告知一声,给你发最新链接):
https://www.maxweb.black/join?ref=MARK666 - 备注: 链接如果打不开请尝试关闭代理或者更换代理节点,或者下载APP注册,填写邀请码 MARK666 注册同样可以达到手续费减免效果,注册好后私聊我给你拉返佣小群
- 可以购买BNB现货放到合约账户再抵扣10%的手续费,自动购买BNB BOT:https://t.me/buysomebnbbot
- 安卓下载:
- https://download-1306379396.file.myqcloud.com/pack/BNApp_F0000569.apk
链接失效点击这里:
🔹 OKX(欧意交易所):
- 邀请码 DONMARK
- 自动减免比例: 20% (更多情况私聊)
- 注册链接:
https://www.okx.com/join/DONMARK - 大陆注册链接(备用,失效告知一声,给你发最新链接):
https://www.plwebnne.com/join/DONMARK - 备注: 链接如果打不开请尝试关闭代理或者更换代理节点,或者下载APP注册,填写邀请码 DONMARK 或者 56864728 注册同样可以达到手续费减免效果
- 安卓下载:
https://www.oyicn.co/ul/445zW1?channelid=56864728
链接失效点击这里下载
哪些市场行为可以判断熊市终止?
熊市中,无论价格跌的多深,首先要把急于抄底的想法放弃。在公众中流行这样的说法,就是跌的越深,越应该抄底。这种基于情绪的判断属于赌博,那么哪些市场行为表明熊市终止了?熊市的终止过程从理论上讲是需求扩大后供应逐渐耗尽。从价量行为上讲,如下图所示,要经历4个市场行为。他们分别是:初次支撑、恐慌抛售、自动反弹、二次测试。

触底的最初市场行为是初次支撑,它表明市场需求开始扩大,一部分主力看到价格进入价值区后,开始建仓。他们的行为会对其他主力产生影响。
恐慌抛售是指公众因恐惧造成的抛售行为。多数情况下是受市场的悲观情绪和消息影响,抛掉日渐亏损的股票,让自己的痛苦得以解脱。恐慌抛售产生真正持久的牛市市场,没有恐慌抛售产生的牛市不会持续太久。
自动反弹是继恐慌抛售之后的一个正常市场行为,我们不必太在意。这里要提醒大家,不要在这里抄底。因为这个反弹经常是空头回补,上涨不会持续太久。
从理论上讲,二次测试是CM想知道市场上是否还有清仓行为,或者说市场上的供应是否恢复力量,使熊市继续。如果市场已经没有大型清仓行为,证明熊市终止。从价量关系上看,测试过程应该是大幅减小的蜡烛和成交量,这种行为使熊市终止的理论根据成立。
初次支撑
初次支撑的核心逻辑
- 定义:熊市中,CM(大资金/庄家)提前进场买入,阻止价格继续下跌,形成“初次支撑”。
- 关键原则:
- 供过于求 → 供求平衡 → 供不应求,熊市才会终止。
- 真正能带来需求的只有CM,公众在恐慌中无力抄底。
- 图形不重要,需求扩大才是本质。
初次支撑的市场特征
- 下跌过程中出现成交量放大,价格下跌停止。
- 通常伴随:
- 初次支撑
- 恐慌抛售
- 自动反弹
- 二次测试
这四步清晰出现 → 熊市有望终止。
案例
- 2008年金融危机:巴菲特123美元买入高盛 → 市场继续恐慌到50美元 → 后续反弹至193美元。
- 2016年石油熊市:巴菲特买入菲利普66 → 初次支撑 → 恐慌抛售 → 随后大涨获利。
👉一句话总结:
初次支撑就是熊市里CM的首次进场买入,它通过需求扩大阻止价格下跌,是熊市终止的第一步,图形只是表象,核心在于供需关系的转变。
恐慌抛售和自动反弹
恐慌抛售的核心逻辑
- 定义:
- 发生在初次支撑之后的再次大跌。
- 公众因心理无法承受亏损,被迫抛售。
- CM利用媒体、价格走势放大悲观情绪,推动公众出货。
- 供需关系:
- 供应:来自公众的抛售。
- 需求:来自CM的接盘。
- 结果:股票逐渐从公众手中转移到CM手中。
- 市场特征:
- 超长阴线 + 超高成交量(可能一天或连续几天)。
- 常见于恐慌抛售和震仓,都会引发大幅下跌。
- 恐慌抛售后,市场会有自动反弹,但不持久。
- 可能出现窄幅横盘,熊市仍可能继续。
- CM的目的:
- 不会立刻推升价格。
- 会制造长期萧条,让公众逐步割肉。
- 借机完成吸筹/筑底过程。
- 操作原则:
- 不要在恐慌抛售后的第一次反弹进场。
- 必须等待二次测试,才能确认熊市是否终止。
- 熊市的结束需要多次需求扩大,不会一次完成。
👉一句话总结:
恐慌抛售是熊市中公众被迫割肉、CM低价吸筹的阶段,其标志是巨量长阴线,反弹只是暂时,真正的筑底需要CM反复制造萧条并通过二次测试来确认。
二次测试
二次测试的核心逻辑
- 定义:
- 发生在自动反弹之后。
- 是判断熊市是否真正结束的关键步骤。
- 观察重点:
- 供应是否减弱:
- 波动和成交量明显小于恐慌抛售 → 供应减少 → 成功的二次测试 → 熊市可能终止。
- 成交量依然很大 → 供应未消耗完 → 可能继续下跌,熊市延续。
- 即使成交量大,但低于恐慌抛售 → 仍算二次测试,需要继续等待直到供应耗尽。
- 供应是否减弱:
- 意义:
- 确认恐慌抛售形成的支撑是否安全。
- 确认市场是否还会再出现类似恐慌抛售。
- 成功的二次测试 = 熊市停止的信号。
- 特殊情况:
- 后续如果出现急速跌破支撑 → 属于终极震仓 → 表示吸筹接近完成。
- 操作原则:
- 不要盯着单根K线或短期形态。
- 核心是:需求保持优势,供应逐渐减少。
- 从量价关系确认这一点后,才是合理的抄底时机。
👉一句话总结:
二次测试是验证恐慌抛售支撑是否可靠的过程,成功的二次测试意味着供应枯竭、熊市终止,只有在需求保持优势、供应逐步消失时,才可以安心抄底。
案例
看下面的图,价格到蜡烛2为止,市场是个持续的熊市。我们怎么知道它什么时候停止?

蜡烛1: 它有两个特点值得关注:第一是收盘,下影线说明价格遇到买盘。第二是成交量扩大,结合下影线,此蜡烛说明买盘大幅增加。这种停止行为是初次支撑,说明有大资金开始试探市场,并暂时阻止了价格下跌。这种行为的形式和恐慌抛售相似,都是停止行为。
蜡烛2: 初次支撑之后,价格出现大幅放量急跌现象,这是恐慌抛售。蜡烛2的超长阴线放量告诉我们,在公众恐慌抛售的同时,CM开始接盘。也可以说,来自CM的需求开始吸收来自公众的供应,我们暂时认为市场可能进入牛市。如果你想抄底,你的分析应该从这里开始,但是还没有到进场的时机,应该耐心等待二次测试给出的信息(确认熊市是否终止)。在熊市中,只要有恐慌抛售现象的出现,就意味着主力需求的进入。但我们不能指望每次恐慌抛售后,市场能够一定转为横盘或者上升趋势。有时恐慌抛售发生后,市场仍然继续下跌一段时间,然后反弹。我们更应该注重它发生的含义,而不是以一个固定的形态去看待它。
蜡烛3: 恐慌抛售之后,价格出现自然回调。这里不能抄底,因为它不代表熊市结束或者牛市开始。
蜡烛4: 这是二测试。成功的二次测试是蜡烛和成交量都必须小,这样才表示熊市暂时中止。但是蜡烛4不是这种情况,它的成交量非常大,说明测试过程中市面上的股票供应还很多,证明熊市没有终止。
蜡烛5: 这是再次测试市场上浮动供应是否耗尽。我们发现这次测试成交量已经开始减少,说明股票供应开始减少,这是熊市接近停止的信号。
蜡烛6: 这是震仓。CM这样做的目的是扫清底部的股票供应(那些还在死扛的公众),准备允许市场进入牛市。震仓是第二种能够使公众产生恐慌的现象。产生震仓的原因是二次测试之后反弹无力,这种现象会导致震仓或者熊市继续。
- 蜡烛1 → 初次支撑
- 特点:下影线 + 放量。
- 含义:有大资金开始试探性买入,暂时阻止了下跌。
- 蜡烛2 → 恐慌抛售
- 特点:超长阴线 + 放量。
- 含义:公众恐慌性割肉,CM进场接盘。
- 提示:熊市可能接近尾声,但还不能贸然抄底,需等待二次测试。
- 蜡烛3 → 自动反弹
- 特点:恐慌抛售后自然回升。
- 含义:不代表熊市结束,不能进场。
- 蜡烛4 → 二次测试(失败)
- 特点:成交量很大。
- 含义:供应依然充足,熊市没有停止。
- 蜡烛5 → 二次测试(改善)
- 特点:成交量减少。
- 含义:浮动供应逐渐减少,熊市接近停止。
- 蜡烛6 → 震仓
- 特点:再次急跌。
- 含义:CM制造恐慌,扫清底部残余筹码,准备进入牛市。
总结
- 1(初次支撑)+ 2(恐慌抛售) → 熊市可能进入尾声。
- 4–5(二次测试) → 确认供应逐渐枯竭。
- 6(震仓) → 主力清理最后的浮筹,市场转向牛市。
👉一句话总结:
这个案例展示了熊市终止的完整流程:初次支撑 → 恐慌抛售 → 自动反弹 → 二次测试 → 震仓 → 牛市启动。
总结
熊市终止不是一蹴而就,而是主力借助“止跌→抛售→试探→清仓”的多重节奏,将筹码悄然吸纳,在确认供需转换后才给出正式入场讯号。如果你觉得我说的不错,欢迎给我的视频点赞收藏投币一键三连,有任何疑问可以在我的博客上方这里联系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