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
在这一阶段,我们通过市场的测试行为来确认行情已经进入派发期。常见的测试行为包括:熊市初显(SOW)以及上冲回落(UT)。这个过程往往是趋势反转的关键节点,因为无论出现何种顶部信号,真正决定牛市向熊市转变的核心因素始终是“供应”。只要市场中没有出现明显的供给放量,牛市就尚未真正结束,熊市也不会正式开启。
此阶段的供应释放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:一是上冲回落,二是熊市初显(SOW)。为了保持叙述的一致性,本文统一使用“SOW”来代表熊市初显信号。在随后的第二阶段,我们通常会出现两个做空机会点:第一个是在上冲回落时,第二个是在SOW之后的回测位置。
一线CEX交易所
🔹 Binance(币安交易所):
- 邀请码 MARK666
- 自动减免比例: 20%(购买BNB现货放到合约账户再抵扣10%,更多情况私聊)
- 注册链接:
https://www.binance.com/zh-CN/join?ref=MARK666 - 大陆注册链接(备用,失效告知一声,给你发最新链接):
https://www.maxweb.black/join?ref=MARK666 - 备注: 链接如果打不开请尝试关闭代理或者更换代理节点,或者下载APP注册,填写邀请码 MARK666 注册同样可以达到手续费减免效果,注册好后私聊我给你拉返佣小群
- 可以购买BNB现货放到合约账户再抵扣10%的手续费,自动购买BNB BOT:https://t.me/buysomebnbbot
- 安卓下载:
- https://download-1306379396.file.myqcloud.com/pack/BNApp_F0000569.apk
链接失效点击这里:
🔹 OKX(欧意交易所):
- 邀请码 DONMARK
- 自动减免比例: 20% (更多情况私聊)
- 注册链接:
https://www.okx.com/join/DONMARK - 大陆注册链接(备用,失效告知一声,给你发最新链接):
https://www.plwebnne.com/join/DONMARK - 备注: 链接如果打不开请尝试关闭代理或者更换代理节点,或者下载APP注册,填写邀请码 DONMARK 或者 56864728 注册同样可以达到手续费减免效果
- 安卓下载:
https://www.oyicn.co/ul/445zW1?channelid=56864728
链接失效点击这里下载
一、上冲回落(UT)
如图所示,“上冲回落”在威科夫交易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。它的核心特征是:价格尝试向上突破震荡区顶部,却无法站稳,迅速回落至区间内部。通常,这一过程会在 1~3 根K线内完成。只有在上冲回落后出现跟随性下跌,才能确认市场的供应力量正在增强。
对于CM(主力)而言,上冲回落是一种典型的测试需求策略,目的是清扫空头的止损,同时检验突破时的需求是否已经衰竭。当价格重新跌回震荡区,意味着没有足够的买盘跟进,供应方重新掌控了市场。此时成交量往往显著放大,说明买方为了推高价格付出了巨大努力,但遭遇了强劲的供应压力
举个例子更直观:价格从50元拉升到51元时,成交量为1000;第二天从51元涨到52元,成交量增加到2000。虽然买方的努力翻倍,但价格仅上涨1元,说明卖方在第二天大举抛压,供应明显超出需求。这就是威科夫理论中的“努力没有结果”——一种典型的停止信号。上冲回落的确认信号,是价格随后出现放量下挫,标志着供应持续占据主导,市场正式进入熊市。
很多时候,市场“本该上涨但没有上涨”,本身就是强烈的警告。在实际交易中,上冲回落往往是极佳的做空入场点。而在某些情况下,CM会跳过上冲回落,直接通过“放量下挫”完成分歧测试,我们将这种形态称为SOW。UT和SOW都是市场对多头的“最后通牒”。

二、弱势出现(SOW)
如上图所示,SOW(熊市初显)是市场进入熊市的重要信号。它的典型特征是出现一根放量长阴线,并且必须出现在震荡区的右侧才具有有效性。当这种形态首次出现时,仅代表“可能的”SOW,还需要紧随其后的无量反弹来进一步确认。
SOW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:
第一种,发生在震荡区内部,代表供应方已全面掌控市场,并正积极推动价格向下突破;
第二种,则是直接击穿震荡区底部,也就是“突破冰线”。此时,价格往往会出现一波明显的快速下跌。
为了便于理解,我们可以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解释“冰线”:震荡区的支撑就像一层冰面,价格一旦跌破支撑,就好比一个人坠入冰层下方。当他试图重新向上突破冰面时,如果冰层(供应)足够厚,他的努力就会失败,并再次坠落水下。同理,价格在跌破冰线后若回抽至原支撑遇到强大抛压,也会再次转头向下。
在SOW出现后,价格往往会伴随着低量反弹和小实体K线的回升,这被称为“最后派发点”(LPSY)。LPSY通常是威科夫交易体系中最理想、最具性价比的做空时机。看下图

从图表左侧向右观察,可以看到:
1号柱代表初次供应,此时市场的抛压开始显著增加;
2号柱是抢购高潮(天量新高),供应进一步放大,预示可能进入派发阶段;
3号柱表现为自然回落,紧接着的4号柱是二次测试,其特征依然是放量高抛,说明供应方持续入场;
5号与6号柱的形态与4号类似,也属于放量高抛,进一步印证了市场抛压的不断累积。
4、5、6号柱的连续放量,是卖盘持续增加的明显信号。此时,公众应保持清醒,不应再被市场情绪蛊惑追高,因为价格行为本身已经透露出主力(CM)可能正在派发。
7号与8号柱的走势则表明,主力正在建立派发区间的支撑价位,同时也说明他们尚未派发完毕,接下来的反弹行情正是吸引散户追高的“诱多”手段。
9号柱属于测试行为,即上冲回落(UT),其目的在于测试市场需求强度,同时锁住最后一批买盘。我们可以看到,8~9这一段成交量仍在持续增加,说明部分公众依然在盲目追涨。9号柱的出现确认了前面一连串的市场行为属于派发过程,熊市的脚步已近。
10号柱则是破冰行为,也就是SOW。虽然成交量未达到天量,但其增长趋势更具意义。在关键位置上,放量长阴突破正是供应超过需求的最直观体现,意味着市场的下跌趋势已经确立。此时,破冰后的任何反弹都应视为做空机会,因为后续的下跌空间通常较大。
派发案例
一、抢购高潮,二次测试,CM建出货支撑
如下图所示,我们看黄金2011年第四季度的3日线。市场在X的位置的成交量扩大,但是涨幅缩小,说明供应扩大。这是初始供应,一部分开始出货。

从1到2这一波上涨属于抢购高潮,因为价格与成交量同时暴涨,并且上涨速度明显加快。蜡烛3则代表自然回落。注意它的收盘位置与成交量:价格收在高位,说明市场情绪依然狂热,公众普遍认为黄金仍处在牛市中,价格的短暂回落被视为“便宜抄底”的好机会。此时的回调属于正常的自然回落,而这段回落的底部正是CM(主力)构建派发支撑的位置,也被称为“冰线”。在派发未结束前,CM会护住这条支撑,不让价格轻易跌破;一旦冰线失守,就意味着派发接近完成,下跌空间也将随之打开。
蜡烛4再次上探高点,进入二次测试阶段。虽然成交量有所增长,但已明显低于抢购高潮期,说明市场的购买力开始衰竭,牛市延续的动能正在消散。蜡烛4本身就是一次典型的上冲回落,表明顶部区域的黄金供应十分充足,CM正在持续派发。上冲回落不仅揭示供应超过需求,也是理想的做空点。
此后,价格在蜡烛3的反弹推动下继续上涨,探顶时成交量再次放大,市场似乎准备再创新高。然而,由于供应扩大,突破失败,价格迅速跌破冰线,形成蜡烛5的下跌。这段从蜡烛4到5的暴跌伴随剧增成交量,清晰地标志着SOW的出现(也是破冰行为),正式确认CM的派发接近尾声,熊市开启。
接下来观察蜡烛5到6的反弹,有两个明显特征:
- 成交量显著低于SOW阶段,显示公众买盘已经衰竭;
- 蜡烛4~5的下跌历时21天,而蜡烛5~6的上涨持续43天,但成交量却明显萎缩,进一步验证了供应大于需求的格局。
这种量价关系清楚地表明,蜡烛4~5是SOW,而5~6的反弹属于LP-SY(最后派发点),是对SOW的确认。做空的理想入场点通常出现在蜡烛7前后的反弹位置。
当然,如果SOW之后出现的是放量大阳线,并伴随成交量递增,那说明有新的资金接盘,SOW的作用可能会被削弱。但在本例中,SOW之后黄金价格迅速下跌,蜡烛7是一根长阴,伴随放量,清楚地表明供应力量继续主导市场。
我们继续看下图,该图告诉我们要时刻衡量供求关系,因为市场不会因为我们进场而完全按照我们的方向走。

通过对上图的分析,我们可以确定蜡烛5属于SOW,而蜡烛5~6的无力反弹本应预示市场进入熊市。但此次下跌却在前期支撑附近止跌。结合蜡烛4~5的快速下跌来看,这一波属于超卖行为,而蜡烛5的放量和高收盘更像是一场小型恐慌性抛售。
如果确实是恐慌抛售,那么市场可能会进入再吸筹阶段,牛市也有可能继续。这意味着我们基于上图得出的派发结论,可能被市场自身的行为所推翻。换个角度来看,若蜡烛5代表恐慌抛售,那么蜡烛5~6的走势就属于自然反弹,而蜡烛8则是二次测试,并且测试效果十分理想——因为蜡烛6~8的成交量明显低于蜡烛4~5的恐慌阶段。这一信号表明,从蜡烛4开始的熊市走势有可能到此终止。
自然反弹与二次测试结束后,市场进入震荡区。这时我们必须重点判断这个震荡区的性质:是再吸筹,还是再派发,因为这将决定后续趋势的方向。前面已经讲过,判断震荡区性质的关键在于测试阶段的市场行为。在震荡区的运行过程中,我们要耐心等待“结束震荡”的价格信号出现:
- 如果出现 SOS、终极震仓 或 弹簧效应,说明这是再吸筹,牛市可能重启;
- 如果出现 SOW 或 放量上冲回落,则意味着这是再派发,熊市将继续。
观察蜡烛8~9的上涨过程,可以看到一连串的阳线伴随成交量的递增,显示出反弹的力度不弱。但这种上涨随后被蜡烛9的放量阴线压制。若当前是吸筹阶段,这意味着主力(CM)的收购尚未完成。而由于价格依然处于派发区(蜡烛3~4)之下,蜡烛7和蜡烛9的放量阴线进一步表明,市场上的黄金供应仍在持续扩大。
二、低位派发
接下来这个案例展示的是低位派发。这种派发并不是发生在顶部,而是出现在SOW之后。由于位置较低,容易让人产生“市场在筑底”的错觉(就像前面提到的案例一样)。然而,在做出任何交易决策之前,我们必须冷静分析其中的供需关系。
在这个派发区间内,关键要判断两点:
- 供应是否出现枯竭;
- 需求是否在积极吸收供应。
如果没有看到这两种迹象,就意味着该区间并不是吸筹区。相反,如果观察到下跌时的成交量和K线强于上涨时的成交量和K线,或者每次反弹都遭遇明显的供应压制,那么这里就是典型的派发区域。
这再次强调了一个重要原则:不要盲目抄底。
我们将以下图为例,来具体分析低位派发的走势特征。这类行情在中国A股市场也曾出现过(例如2015年之后的市场走势)。

蜡烛1代表抢购高潮,而蜡烛2出现放量下挫,这就是SOW的信号。随后价格进入区间震荡,此时我们必须判断这个区间究竟是吸筹还是派发。从蜡烛3~4的上涨过程来看,随着价格上升,成交量却逐步递减,这说明市场缺乏足够的需求。如果这个区间是吸筹区,我们本应看到持续放大的买盘力量,但事实并非如此。
相反,在供应区出现了蜡烛4的上冲回落,这表明供应明显大于需求,确认了派发的存在。至此,有三大市场信号证明这个震荡区是派发区:
- 背景上已经出现放量下挫(蜡烛1~3);
- 蜡烛4是典型的上冲回落形态;
- 蜡烛3~4的反弹过程中缺乏需求跟进。
如果你在蜡烛3时抄底,这些信号出现后就必须果断离场,以免陷入灾难性下跌。正如图所示,蜡烛4上冲回落之后,价格迅速出现放量阴线下挫,这不仅确认了上冲回落的有效性,也说明供应进一步压倒需求。
这再次提醒抄底的投资者:不要心存侥幸。若此时没有出现SOS信号,就不能把该区间当成吸筹区,必须及时离场。只有在震荡区出现SOS时,才能确认吸筹完成,否则后续行情极有可能延续熊市。

在经历了上冲回落与放量下挫之后,价格开始出现反弹。但这波回升实际上暴露了需求的彻底枯竭——成交量持续萎缩,高低价差不断收窄,买盘已无力对抗供应方的压力。
正如图所示,需求的匮乏最终导致价格跌破支撑,完成破冰动作,随后行情迅速下挫。如果此时你还未离场,那么已经错过了最佳撤退时机。

三、没有抢购高潮的派发
在许多情况下,牛市并不会以抢购高潮收尾,而是通过蜡烛实体和成交量的逐步递减悄然结束,这正是需求枯竭的典型表现。判断这种牛市结束的关键,是观察价格回落时市场中供应是否明显放大。
这种类型的牛市终结通常有一个明显特征:在震荡区内,每一次反弹过程中,K线实体与成交量都会随着价格上涨而递减,反映出买盘逐渐疲软。当需求彻底耗尽后,市场便会迅速出现放量下挫,这标志着供应力量开始主导行情。
如图所示,在牛市过程中,我们也常能看到几根带量的反转K线(例如蜡烛1和2)。这种情况本身并不值得恐慌,因为我们没有观察到供应量的增加。单凭一根反转K线,并不会对上升趋势构成实质威胁。相反,每次反转蜡烛出现后,市场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卖盘跟随,说明这些抛压被买盘完全吸收,价格也随之恢复上涨。
真正的牛市结束,必须伴随供应放大和派发过程的出现,而不是仅凭几根反转K线就下结论。

在这轮牛市的发展过程中,我们并没有观察到“天量新高”的出现(这里的天量既可以指单日的极端放量,也可以指一轮上涨波段中累积成交量的大幅放大),这意味着市场缺乏抢购高潮。
蜡烛3~4阶段,价格快速下跌并伴随成交量递增,说明供应力量开始初次入场。此时我们必须观察:买盘是否有足够力量吸收这波抛压。如果吸收失败,牛市可能在此终结。蜡烛4反弹后,市场进入震荡区,其底部形成“冰线”(支撑位)。这个冰线区域非常关键,起初由主力机构护盘维持,因为他们需要借助震荡区完成派发。一旦派发完成,主力便不再防守,价格也会迅速跌破支撑。冰线的出现,实际上已经明确了派发区间,我们可以通过画线和观察供需关系来跟踪主力的派发行为。
蜡烛5~6阶段,当价格上升时,成交量却随之递减,反映出买方的购买力正在逐步消耗。蜡烛6出现快速放量下挫,说明顶部供应极为强劲,已经压倒需求。价格回落到支撑后强势反弹,透露出两层信息:一是主力在护盘,二是公众投资者仍在积极买入。
蜡烛7~8的走势与5~6如出一辙:价格冲高时成交量和蜡烛实体在阻力区迅速缩小,随后出现放量下挫(蜡烛8)。而蜡烛9~10的放量阴线则更加剧烈,表明供应力量大幅增加。如果这是SOW,接下来就会出现低量反弹来加以确认,蜡烛11的走势正好验证了这一点。值得注意的是,蜡烛7~8的上冲回落属于优质的做空时机。
随后,蜡烛9的暴跌突破了冰线,触发新一轮下跌行情。突破冰线往往意味着更大的下跌空间,而随后的任何回测冰线,都可能成为空头进场的绝佳机会。蜡烛12回升测试冰线,虽然成交量没有明显缩小,但紧接着的放量下挫清楚表明:供应方已彻底掌控市场。
市场自我否定行为
如下图所示,蜡烛1~2阶段的下跌幅度和成交量出现同步放大,这标志着初始供应的入场。然而,随后市场并没有出现典型的抢购高潮(即长阳线配合剧增成交量)的情形。
到了蜡烛3,我们看到了供应扩大的信号。原因很明确:成交量出现明显放大,但蜡烛实体却很小,说明买方投入了大量力量,却未能推动价格上涨。这种“努力没有结果”的现象,正是供应增大的典型表现。

这张图的重点在于蜡烛4与蜡烛5。蜡烛4展现出强力的弹簧效应,并伴随成交量剧增,表明买盘极为强劲,完全吸收了来自蜡烛3的抛压,市场似乎已为继续上涨并创新高做好准备。然而,在如此巨大的努力之后,价格却并未如预期继续上行。
蜡烛5的表现与蜡烛4相似,再次出现强力买盘,却同样没有带来价格的实质突破。两次大规模的多头努力,却毫无进展,背后只有一个原因:供应力量极其强大。买盘虽然积极,但已无法扭转市场格局,牛市动能至此被彻底削弱。
随后,蜡烛6跌破冰线,形成SOW信号。而价格在回抽冰线时,蜡烛实体与成交量的缩小进一步确认了SOW,也意味着熊市背景已经确立。
蜡烛7在测试冰线时形成了可能的上冲回落,成交量再次放大,但价格依旧未能大幅上涨。这又是一次典型的“努力没有结果”现象,凸显供应的强势。而紧接着成交量迅速缩小,更直接说明市场需求已经被彻底消耗殆尽。
总结
在本章中,我们重点探讨了派发阶段中如何 确认市场从牛市转为熊市 的关键环节。以下几点是核心要点:
- 当市场从上涨进入派发区间后,仅凭上涨或震荡本身并不足以判断趋势反转。关键在于供给(卖盘)是否开始扩散、需求是否开始枯竭。
- 在派发初期,会出现如「放量下挫」、「上冲回落」、「无量反弹」等行为,这些都是供应占优、需求减弱的信号。
- 判定派发区间而非吸筹区间的关键,在于这样几个市场行为:
- 反弹中成交量和蜡烛实体递减 → 需求在耗尽;
- 反弹时遭遇“供应压制”(如上冲回落) → 供应占优;
- 支撑被突破(冰线失守)或出现明确的弱势信号(SOW) → 熊市确立。
- 在派发已被确认后,市场往往进入下跌阶段,此时“做空”或者“止盈/离场”比“抄底”更为合理。因为多数抄底者在此时容易陷入“需求已枯、价格仍未回升”的陷阱。
- 最终,派发确认意味着:主力(CM)已完成大规模卸筹,散户可能被诱多或追高,而后续的方向多为熊市。在实战操作上,“识别派发”比“预测牛市顶点”更具防守意义。